document.write('
')自贸试验区,这是一个让所有城市梦寐以求的重大机遇。现在,这个无比闪耀的光环“戴”在了青岛头上。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青岛片区作为山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一道获批。至此,青岛正式进入自贸试验区行列,这是继《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获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以来,青岛再次被委以“国之重任”。“自贸之城”大开放、大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解不开的“自贸情结”
以外贸立市的青岛,对自贸试验区这一最高水平开放平台的追求从未间断。
1984年5月,党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青岛名列其中,获得了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特权”。这一事件成为青岛40年发展的“逻辑起点”,开放发展成为青岛发展的主线。作为我国开放发展“试验田”,青岛踏上了先行先试的漫漫征程。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实施范围及规划图。
展开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范围示意图,其中有一片9.12平方公里土地,是青岛片区核心引擎之一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这片区域的前身是1992年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青岛保税区。在与全球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走在中国前列的青岛保税区感受到了来自世界高水平开放平台的竞争压力,早早就暗下决心:打造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区。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资料图)
2000年初,青岛出口加工区、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先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的开放载体不断丰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愿望与动力愈发强烈。
2013年,青岛以市政府名义出台《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2013—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制定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总体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试点。此后,几乎每一年的青岛政府工作报告,都将申建自由贸易区作为奋斗目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求之而不得”的那些日子里,青岛有过失落,有过焦虑,但从不曾放弃。对标先进,完善方案,补齐短板,提升自我。这一次,青岛终于如愿以偿。
青岛准备好了
自贸试验区选择青岛可谓水到渠成。纵观全球知名自由贸易区,无论是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德国汉堡港自由港区,还是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区、荷兰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无一不是位于物流枢纽、贸易重镇。
青岛正拥有这样的特质。青岛地处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日韩隔海相望,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区位战略优势。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资料图)
而青岛片区的资质更是不同凡响;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而且区内拥有前湾大型深水港区,是我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与18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是全国重要的铁矿石、原油、橡胶、棉花等大宗商品中转基地。青岛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六,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八,青岛片区涵盖了青岛港所有外贸集装箱泊位,建成运营亚洲首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全球领先。
不仅如此,青岛片区内还包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等四个功能区。这四个成熟的功能区就好像支撑青岛片区的四根柱子,足以稳稳接住国家战略。
△中德生态园。(资料图)
经过多年发展,青岛片区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以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港口航运、仪器仪表等为引领的产业体系,是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